让磷石膏变“金矿” 湖北生态亮相2025年绿色发展大会_废弃物_项目_姜功新
湖北日报讯(记者肖丽琼、通讯员杨旻、实习生张楚熙)6月28日,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湖北省财政厅联合举办,长江产业集团协办的2025年绿色发展大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湖北省生态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生态”)董事长姜功新作为圆桌论坛嘉宾,分享了公司在践行“两山理论”中的创新实践,重点展示了磷石膏高值化利用和农业废弃物循环经济的“湖北样板”。
作为长江经济带磷化工大省,湖北年副产磷石膏超3000万吨,历史堆存量近3亿吨。姜功新表示,湖北生态通过三大举措推动磷石膏从“废料”向“绿色材料”转型:一是技术攻坚打通全产业链。湖北生态牵头成立省级磷石膏研究院,聚焦无害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突破。通过研发浮选除杂、固矿化(固化氟离子)等新型净化工艺,提升磷石膏纯度,并成功开发建材添加剂、高分子材料填充剂等高附加值产品。二是首创“资本+市场”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联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资本方投入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对接建材、包装、化工等下游企业锁定下游应用渠道,在宜昌、鄂州落地磷石膏包装箱项目,以市场化订单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行。三是规模化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湖北生态正投资30亿元在全省多点布局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目标将年消纳能力提升至600万吨。姜功新透露,公司同步探索磷石膏土壤化改良技术,通过微生物激活实现堆场生态修复与经济作物种植,将堆积区变为良田。
展开剩余39%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针对农业大省废弃物的资源化难题,湖北生态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环保产业”模式。一是沼气能源化。通过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日产沼气5万立方米,替代标煤1.8万吨/年。二是肥料绿色化。年产有机肥2万吨,减少化肥使用5000吨。三是农田生态化。每个项目配套流转1万亩农田,形成“废弃物—沼气—有机肥—农田”的闭环链条。该模式计划在全省推广,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网络,助力“无废乡村”建设。
会上,湖北生态党委副书记邓京津作了“湖北长江国绿生态环保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投资模式解读。湖北生态副总经理李东现场推介宜都磷石膏高值高效综合利用产业园项目,披露湖北生态破局磷石膏世界性难题的产业化路径。
发布于:湖北省
